紅色人物丨廖恩波光榮紀念證與革命烈士廖恩波
時間:2021-08-24 09:57:39 來源:內江文化旅游革命文物,見證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捍衛(wèi)民族獨立和爭取人民自由的英勇斗爭,見證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光榮歷史。革命文物凝結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展現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篇章,是革命文化的物質載體,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力量源泉。為傳播推廣黨的光輝歷史,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特選取內江具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進行“云展示”,讓廣大群眾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激發(fā)愛黨愛國熱情。
廖恩波光榮紀念證
廖恩波(1901-1935)
1901年生于四川內江白馬鎮(zhèn),原名廖承永,又名廖昔昆,廖坤。“五四”運動后,廖恩波與同學組織“日貨檢查隊”抵制日貨,并宣傳新思想。1925年參與領導成都五卅運動,1926年初,在吳玉章介紹下,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工業(yè)??茖W校畢業(yè)后,被派往川南自流井,開展工人運動,任中共自流井特別支部組織委員、特支書記。
1927年春,領導了自流井鹽場工人大罷工。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在川南、川西等地從事地下工作。1929年2月任中共川西特委組織部部長,1930年8月成立中共川西行動委員會,仍任組織部部長。10月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領導發(fā)動廣漢兵變,后失敗。1931年夏任中共四川省委組織部部長。1933年8月任中共四川省委代理書記,同年10月底赴江西瑞金。1934年1月參加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同月出席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任大會主席團委員。會后留在中共中央機關工作。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奉命留在江西堅持斗爭,任贛南軍區(qū)政治部秘書。1935年3月在國民黨第一軍的圍擊下,隨贛南省黨政軍機關突圍時與劉伯堅和另外三個干部被俘。3月21日,在江西省大庾縣城就義,年僅34歲。
編輯: | 向素玉 |
校對: | 毛佳莉 |
責編: | 程云 |
